当前焦点!《健康餐桌指南》发布!“提升健康餐桌标准”座谈会在北京召开

2022-09-23 15:45:10     来源:腾讯新闻

打印 放大 缩小

为深入贯彻《“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推进“健康中国 母亲行动”,加强对家庭的营养和膳食指导, 广泛倡导家庭平衡膳食。全国妇联妇女发展部委托《生命时报》社开展“晒晒你家健康食谱”活动,从餐桌出发普及健康饮食知识,提升大众健康意识。


(相关资料图)

目前,已在全媒体平台开展26期日常活动及3期主题活动,微博#晒晒你家健康食谱#话题阅读量达346万,讨论766次,生命时报官方微信、“母亲在行动”微信阅读量超过5万,征集互动原创食谱数量223篇,通过主题性、互动性、激励性的方式,吸引大众参与其中。

9月20日,“晒晒你家健康食谱——提升健康餐桌标准主题座谈会”在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楼举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研究员赵文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营养科主任李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研究员刘爱玲、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吕晨艳等多位专家围绕家庭餐桌现状、膳食搭配等议题展开讨论。

合理膳食是实现健康中国的

重要根基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研究员赵文华介绍,目前我国居民膳食营养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主食摄入量不断减少,谷类食物在部分人群中不再是能量来源主体,随之出现粗杂粮摄入不足、主食精细化问题;二是在保证优质蛋白质总体供应的情况下,猪牛羊肉占比偏高,而奶类、水产品存在城乡间及人群间的摄入不平衡;三是烹调用油摄入量持续攀升,平均每人每天达到43.2克,大大超过推荐的25~30克;四是高盐饮食习惯仍未改变,平均每人每天烹调盐摄入量为9.3克,与5克的推荐量相比差距较大;五是由于人群营养知识普遍不足,饮食行为发生改变,如近20%的6~17岁儿童青少年经常喝含糖饮料。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研究员赵文华

膳食不合理不但引发超重肥胖,还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癌症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调整膳食结构有助控制超重肥胖,降低慢病风险。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 15个重大专项行动都跟膳食相关,因此,合理膳食是实现健康中国的重要根基。

一日三餐都有“健康特质”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营养科主任李缨指出,平衡膳食包括四大类食物,谷薯类,蛋白质类,蔬菜水果类,油、盐等。

成人每天可以按照以下建议摄入各类食物:谷类200~300克,其中全谷物和杂豆50~150克,薯类50~100克;蔬菜300~500克,水果200~350克;动物性食物120~200克,每周至少2次水产品,每天一个鸡蛋;奶及奶制品300~500克,大豆坚果25~35克;盐限制在5克以内,油为25~30克。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营养科主任李缨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研究员刘爱玲介绍了一日三餐不同的“健康特质”,早餐是“元气餐”,应该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动物性食物、奶豆坚果四类食物,有助“唤醒”身体;午餐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应该尽可能吃得丰富,还要注意少油少盐;晚餐要“查漏补缺”,应考虑早、午餐的进餐情况,调整食物的种类和摄入量,确保全天食物丰富,食不过量。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研究员刘爱玲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吕晨艳跟大家分享了“合理烹饪,留住餐桌营养”,建议大家做到以下几点,第一,烹饪前食物原料不要过分清洗,不要切得过细过碎,不要搁置太长时间;第二,多用蒸、煮、炒,少用煎、炸;第三,学会使用天然调味料,享受食物自然美味;第四,选择新型烹饪工具,比如微波炉、电子高压锅等,不但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减少,也快捷方便。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吕晨艳

《健康餐桌指南》发布

如今,饮食对健康促进和疾病康复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很多疾病具有家族群发性,除了遗传基因外,更大的原因是家庭成员有相似的饮食环境,类似的饮食习惯。孩子在父母养育下形成的身体基础,以及在家里从小养成的饮食习惯会伴随他们一生,从而决定着他们的体力、智力以及抗病力,对他们的事业发展和人生幸福具有重大的影响。所以,家庭的饮食营养管理至关重要。

为进一步加强餐桌健康标准建设,提升大众健康意识,此次活动还发布了《健康餐桌指南》,希望以此为载体宣传营养健康知识,让更多人树立健康饮食、合理膳食理念,成为家庭的健康指导员。▲

标签: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健康中国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