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入今天的正题之前,我们先来做一道选择题。它适用于家里老人,也同样适用于你:
Q. 在过去的2周里,你感到孤独吗?
A. 否 B. 一点 C. 大量 D. 非常多
(资料图片)
如果家里老人或是你选了A以外的选项,是哪些瞬间让你们产生了孤独感呢?
生病难受躺在床上,身边却无人照顾的时候?
想喝的奶茶第二杯半价,却找不到同伴拼车的时候?
喜怒哀乐的日常,翻遍通讯录却不知找谁分享的时候?
其实,一辈子这么长,度过孤独寂寞的时间是不可避免的。即使身边常有人相伴,依旧会有孤独的时候。
也许你乐在其中,觉得独处时最轻松,孤独只是一瞬间的事。但你知道吗?孤独不利于心理健康,还会对身体造成危害。
01
孤独感强的人,
患糖尿病风险翻倍
不久前,挪威西部应用科技大学的研究团队在《Diabetologia(糖尿病学)》杂志上发表的研究论文指出,孤独感越高,患2型糖尿病风险越高。
(论文截图)
研究人员通过向挪威HUNT健康研究数据库中2万多名参与者发放问卷的形式,收集了他们的孤独状态,问卷里面就有文章开头的那道选择题。
在20年的随访期间,他们发现,4.9%的参与者发展成2型糖尿病,12.6%的参与者有不同程度的孤独感。
与选了“否”的人相比,选择“非常多”的人患糖尿病的风险高出219%,也就是翻了一倍。
02
越是孤独,
吃得越不健康
孤独代表一种心理应激状态,可能导致身体应激反应普遍激活,这涉及肾上腺素能神经系统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的反应。
例如,HPA轴激活导致皮质醇分泌增加,进而导致糖原分解增加和暂时性胰岛素抵抗。
同时这个过程还涉及到大脑对食欲和饮食行为的调节。
研究证明,孤独感的得分,与含糖饮料、碳水化合物、富含糖和脂肪的食物摄入量成正比。那么最终的结果可想而知——患糖尿病的风险随之升高。
此前一项基于2万人以上的丹麦健康调查的研究,与一项基于居住在英格兰的超过4000名50岁及以上个体的研究,都不约而同地发现了孤独是2型糖尿病的重要预测指标。
综合相关发现,该挪威研究团队表示:“我们推荐将孤独纳入2型糖尿病相关会诊和干预的临床指南。”
03
为什么不孤独的人
也会患糖尿病?
也许有人会问,家里老人不觉得孤独,为什么也得了糖尿病?
要说明一点,在挪威的这项研究中,孤独只是诱发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并不是唯一诱因。
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一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异常综合症。环境因素包括但不限于病毒感染、化学毒物、年龄增长、自身免疫系统缺陷和负面情绪。
不过,流行病学和临床医学研究已经非常明确,导致2型糖尿病的主要原因是不良生活方式,例如能量摄入过多、体力活动不足、睡眠紊乱等。
综上所述,真正让人患病风险增加的,不是孤独本身,而是因孤独形成的非健康生活习惯,潜移默化地侵蚀着身心健康。
想要降低患病风险,先把不良生活习惯改正过来,并减少孤独感的占比。
当然了,如果一个人轻松自在、快乐似神仙,有健康规律的生活日常倒也不赖。正如陈奕迅在《孤独患者》中所唱——
“外向的孤独患者,有何不可~”
*除标注外,文中图片源自摄图网,已获平台授权
参考资料:
[1] Henriksen, R.E., Nilsen, R.M. & Strandberg, R.B. Loneliness increases the risk of type 2 diabetes: a 20 year follow-up — results from the HUNT study[J]. Diabetologia (2022). https://doi.org/10.1007/s00125-022-05791-6
[2] 郭惠枝,闫瑞兰.糖尿病诱因干预健康教育[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70):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