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评!牧之野:抗原原罪!新冠不是流感,根据不同人有不同的后遗症反应

2022-11-26 22:55:33     来源:腾讯新闻

打印 放大 缩小

【编者按】本文为作者授权,在秦安战略独家原创刊发,转载自公众号“牧之野”,有很多精彩内容,欢迎大家关注。疫情三年,我们有了更多的时间静下来思考,而牧之野的观点,总能给人以理性的启迪,每一次推荐给大家,我都会阅读不止一遍!

最早听到这个词,是在2020年疫情时期,清华大学医学院的祁海教授在新冠病毒讲座中说的。

因为不是病毒学专业,所以理解得不够深入,因为这个事其实医学界研究已久,最早是用来解释流感。


(资料图)

今天看到三个老爸实验室专门做了一期这个节目,解读了一下这个词的意思和来由,说得很清楚,资料很翔实,认真学习了一下。

其实,听着每天许多人的抱怨,问的很多问题,只要稍微追踪一下新冠病毒的科学研究,就会显得很好笑。

比如什么,为什么世界杯那么多人都没事,难道人家傻?

比如什么,奥密克戎就是大号流感。

有空也实事求是地写写解答,但今天就说这个医学界研究的词:抗原原罪。

简而言之,就是:我们的身体,会对第一次接触的新冠病毒种类比较敏感,对后来的相反不那么敏感。

打个比方,如果你是2020年打了灭活疫苗,那是最开始的阿尔法版本,那么,其实对现在奥密克戎毒株的免疫应答,已经比较弱了。

你身体的细胞更多记住的第一次接触的阿尔法版本,就像初恋一样,对于后面病毒的感觉,不如第一次。

并且,并非你自然感染就一定比接种疫苗对冠状病毒的免疫应答就好。

三个老爸实验室的视频里,根据莫德纳和NIAID疫苗研究中心的预印本,猕猴接种原版莫德纳加强针或奥密克戎定制版莫德纳增加针后,中和抗体应答针对奥密克戎的免疫保护比原版还差。

也就是,奥密克戎的MRNA加强针效能,是很差的。

同时,群体免疫感染也是不成立的。

当然,这只是几个科学研究,并不能代表最终共识,但起码可以说明几件事:

第一,人类对新冠病毒的研究,其实是很浅显的。

大家不要在那儿说的那么笃定,专家们说的很多,是当下奥密克戎与旧有毒株的比较结果,并不代表以后的发展趋势。

没有人知道以后会是怎样。

现在即便是对年轻人伤害不那么大,不代表年轻人得了四次五次后还是不大,现在这种防不住的情况下,专家只能慢慢解释不严重,不可能去跟你说很严重。

但未来呢?

眼下都过不去,谁管未来呢?

第二,从目前看,新冠大流行不会结束。

福奇要离开了,在白宫的最后一次讲话中,他还是比较悲观的。

他认为新冠病毒还会不断变异,需要进行一定的“管控”,他很心痛看到108万美国人死亡,而且疫情还在继续。

据日本《朝日新闻》报道,进入今年以来的累计死亡病例已经超过3万例,与去年的1万4909例相比增长了一倍以上。

日本也是做仰卧起坐的国家,说好的病毒不严重的呢,怎么这12月还没过,死的人就是去年的一倍呢?

有人问印度怎么没事?

美国科学家计算说印度死了600万,火烧尸体三个月,世卫组织说死了470万,印度说你们瞎说,我们就死了50万。

英国广播公司网站今年5月7日发表题为《为什么说印度新冠的真正死亡人数永远是个谜》文章,所以,印度有没有事,死人不会说话,你也不会知道。

好多事,你不了解可以,但不要把无知当勇气。

目前的情况是。

按照病毒现在发展的情况,我们的防疫不可能在回到20条之前,再怎么严,也无法转换。

我之前写过,就是这个疫苗,第一针很重要,因为一直保护得很好,那么,如果你是在最近三个月接种的疫苗,或者说,是在新疫苗推出后接种,可能对奥密克戎家族病毒的防护会更好。

而且,因为以后可能每年都要接种疫苗,那么,灭活要比MRNA安全和伤害低。

这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

《劝一句,这病,能多晚得就多晚得》

我们眼睛瞄着的是,未来3-5年内,尽量拖长这个感染曲线,少得几次。

流感有季节性,而且一般痊愈后不会有不良反应,新冠不是,它没有季节性,却根据不同人有不同的后遗反应。

用Ziyad AI-Aly博士的话来说:

每一次感染都是一次俄罗斯轮盘赌。

脑子稍微清楚一点的人,都会知道什么是科学,什么是现状,然后,去找到自己能做的,别跟人争吵和解释。

在中国密集的疫情感染环境下,大疫止于乡野,如果生活在空旷和农村的地方,如果防疫举措严格一些,会比大城市好得多,起码可以晚得少得几次。

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五年后,大家会深刻体验这句话什么意思,也能看出届时人与人的巨大生存差异。

标签: 第一次接触 免疫应答 的情况下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