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热文:33岁“扶弟魔”,不消费不结婚,几百万“孝敬”弟弟

2022-11-27 20:56:37     来源:腾讯新闻

打印 放大 缩小

11月25日,一位33岁靠卖饼月入数万的安徽女人成了网红,原因并不是她生意做得蒸蒸日上,而是因为她十四年来卖饼的收入都给了父母,并且用在了自己的弟弟身上。不仅如此,她赚的钱基本没怎么花在自己身上,不仅没结婚,连新衣服都已经三年没买了。

一、一分为二


(资料图片)

那些受到家庭的影响,对自己弟弟不计成本付出的姐姐,通常被我们称为“扶弟魔”。这位姐姐也因为在镜头前描述自己的经历,被看作是“扶弟魔”中的典型。

她今年33岁,从19岁开始学习做饼到现在,14个年头过去了。她说自己每天起早贪黑,从凌晨四点半忙到半夜11点,每个月的收入都超过10万元。她说她把自己赚的钱都给了父母,用在弟弟身上。她说弟弟如今有了车,有了房,连自己的饼铺都已经过户给了弟弟。她说等到弟弟结婚了,再考虑自己的终身大事。

不出意外,网友们对她的看法分成了对立的两派。一派认为她赚的钱,她自己决定怎么花,没有人有权干涉,她为家庭付出而不求回报,值得敬佩。另一派认为她付出没有底线,不懂得为自己着想,她的人生是灰色的,太过悲哀。

我的看法有点不同,我认为镜头前她的笑容值得学习,生活中她的做法必须批判。

二、笑容可爱

镜头里,她的笑容是那么自然,那么可爱,没有一丝的委屈和痛苦,却分明透着自豪和快乐。这种笑容是难得的,是我学不会的。

现实生活中,谁没有被烦心事包围过,谁没有被垃圾人烦扰过,倘若我们在心中充满阴霾的时候,脸上能露出这样的笑容,那么阴霾一定会被阳光驱散,不是吗?

她说,很多人不理解她,是因为,没有吃过她和弟弟从小到大吃的苦,父母拉扯他们长大太不容易了,他们姐弟之间的感情特别好。很多人把她的这句话理解成,她不仅仅是在尽姐姐的责任,还是在帮父母尽责。

有人说,谁都不能代替她过她的人生,只要她愿意,我们就不该对她进行“道德绑架”。那些为她计算利弊得失的人,反而是格局有限,凭什么付出就一定要索取回报呢?对这种看法,我不敢苟同。

三、行为欠妥

一家人当然应该互相帮助、互相扶持,但一般情况下,这种帮助和扶持不应该建立在牺牲一方,成就另一方的基础上。如果父母生活困难,弟弟年龄还小,姐姐在外工作赚钱帮助父母改善生活,让弟弟得以继续学业,我认为无可厚非,但她的弟弟分明已经成年了啊。

从姐姐的角度看,十几年怎么也赚到了七位数,自己省吃俭用舍不得买衣服,也不考虑自己的终身大事,实在是过得太苦了。我不知道她是不是把自己生命的意义捆绑到了弟弟的身上,如果是这样,我认为不值得。

站在弟弟的角度看,有一个姐姐穷尽力量帮助自己,让自己的生活可以轻轻松松变得富足,某种意义上他反而失去了自我成长的机会。“不劳而获”看似是一种人生祝福,实则是一种人生诅咒。

放眼未来,姐姐要等弟弟成家再考虑自己结婚,那么弟弟生娃,要不要帮着照看?弟弟孩子上学了,要不要忙着接送?这种不计成本的付出,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呢?如此的付出,会不会吓坏自己将来的另一半呢?

放眼未来,弟弟成家后也会拥有自己的另一半,弟妹该如何跟大姑姐相处呢?姐夫又会怎么看待自己的小舅子呢?姐姐和弟弟的界限不清晰,所有的家庭关系都有可能受到影响。

四、三点疑问

从一段视频中,我们无法了解到这位姐姐所在家庭的全貌,由此我产生了两点疑问。第一,弟弟能否在日后报李投桃,用一颗感恩的心去善待自己的姐姐?如果能,我衷心祝福;如果不能,我无言以对。

第二,姐姐如此对待自己的弟弟,是不是源自于父母的教育?如果这一家的父母是重男轻女的那一种,事事都要宠着弟弟,要求姐姐无尽付出,顺道还给姐姐洗脑“这是理所当然的”,那我对此深表愤慨。

最后我们不妨开个脑洞,我们把无尽付出,帮扶弟弟的姐姐叫做“扶弟魔”,但我们却不会对无尽付出,帮扶妹妹的哥哥开口吐槽,这是为什么?因为这么做的哥哥太少?还是因为我们潜意识里就认为“男女有别”?

你怎么看待“扶弟魔”这三个字?你对安徽的这个姐姐有何看法?你身边有没有类似的姐姐?来评论区高谈阔论吧。

标签: 终身大事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