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明星是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生物工程学院副院长,也是英国卫生部和国际贸易部顾问专家,重点推进中英在医疗领域的合作。近日,胡明星到访深圳,在接受深圳卫视《大湾区会客厅》专访时,他独家分享了自己3次感染新冠的经历。胡明星所在的英国伦敦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UCL大学)是世界一流学府,拥有30位诺贝尔奖获得者。UCL在医疗领域拥有格外强大的实力,医学研究欧洲排名第一,是欧洲最大的医疗学术中心,近年来,胡明星深入研究了包括英国在内的欧美的疫情防控政策。此前,他多次参与中英两国政界、学界等重大会议,重点围绕新冠疫情处置经验,讨论疫情政策和后疫情时代的合作。
(相关资料图)
他表示,把感染新冠理解为得了“大号流感”是不科学的。当前中国疫情政策不断“松绑”,应该从提高疫苗接种率、从防感染到防重症观念的转变、医疗卫生系统这3个方面来做好准备。
感染新冠三次 奥密克戎症状相对较轻
深圳卫视主持人何嘉琪:此前英国出现了大规模的感染,您也感染过吗?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生物工程学院副院长 胡明星:我在英国已经被感染过三次。第一次感染是德尔塔病株流行的时候。症状还不算是特别严重,但是我仍然发烧了,味觉嗅觉也很快就丧失掉了,过了接近一个月的时间,味觉、嗅觉才慢慢回来了。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生物工程学院副院长 胡明星
何嘉琪:最难受的时候是什么样的感觉?
胡明星:感染德尔塔的那次,大致持续了两个星期,可能最难的是感染之后第一周结尾、第二周开始的时候。后来我感染奥密克戎的时候,我没有发烧,味觉和嗅觉都在。我身边的很多同事也被奥密克戎感染,至少一次甚至多次。感染德尔塔的症状会比较严重。但是感染奥密克戎,我们认为,有10%到20%左右的会出现类似发烧的症状, 10%到15%左右的会出现味觉和嗅觉的丧失,但一般来说,比较快就能恢复了。
感染新冠就是得了“大号流感”?这是不科学的
何嘉琪:有观点说感染奥密克戎就像得了“大号流感”,能这么理解吗?
胡明星:如果在大部分人群都完成了疫苗第一针、第二针和第三针接种的情况下,疫情再暴发的时候被感染,疫苗起到保护作用,就减少了危重症的情况。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掉以轻心了。要是单纯说“这就是一个大流感”,或许本身也不够科学和准确。为了得到更好的保护,我已经完成了4针疫苗接种了。
何嘉琪:所以简而言之,您觉得不能如此简单地理解?
胡明星:的确不能这么理解。比如说,英国是大约有6900万的人口,每一年在英国因流感而死亡人数五、六万左右。那么中国的人口是更加庞大的,有14亿人口,面临的压力其实是更大的。咱们不做一个简单的乘法或者除法,或者理解为感染新冠病毒就是大号的流感,这本身是不科学的。我坚信我们祖国人民共同努力,我们一定会完成走过这场疫情的艰难的时刻。
深圳卫视主持人何嘉琪
何嘉琪:有很多人有担忧,受到了感染恢复之后会不会有一些后遗症?
胡明星:按照WTO的专家的共识,急症症状消失之后的三个月之后,仍然存在着相应的症状的时候,就被定义为“长新冠”。比如三个月之后,仍然存在着疲劳或者头痛,呼吸没有那么顺畅等等。根据我们的研究,针对感染奥密克戎的患者群体,他们跟感染德尔塔病株的患者相比,造成“长新冠”的群体的百分比数至少要降低50%,严重程度也至少会降低50%,但是具体降低多少,我们要用时间或者要用更多的实际的数据来得到一个真实可靠的分析。
何嘉琪:从您个人的体验来说,会有“长新冠”的症状吗?
胡明星:我上一次感染新冠病毒应该是今年接近秋天的时候。从一个科学的角度,我不能以一个个体的感受来代表整个群体会怎么样。但是对于我自己来说,似乎没有所谓的“长新冠”的症状。我已经恢复到自己之前每天睡三个小时的节奏,我觉得战斗力似乎还可以。
何嘉琪:您都是通过居家隔离的方式来痊愈的?有什么可以分享的?
胡明星:每个国家的情况不一样。比如说在英国,我们对于这种新冠轻症治疗无外乎就是几类。第一类如果出现发烧症状,那么就是服用降温的药物,类似解热止痛片。如果温度仍然没有降下来,就服用布洛芬,基本上体温就可以比较有效地控制下来。剩下的话,就是一些简单的对症下药,比如说嗓子疼就吃一些缓解症状的药物。
另外一个就是针对有基础性疾病的,比如糖尿病,它的一些用药就仍然按照医生提供的医嘱来治疗。
还有一点,咱们的社康中心会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在英国,我们有一个称之为全科医生的“守门员”制度,就是gate keeper。如果患者有病了,他首先可能去到全科医生那里看病,由全科医生来判定是否需要转诊到上一级的医院。同时,可能大家通过打电话或者网络就医的方式,来对求医方式进行有益的补充。
回顾英国疫情特点每3到4个月平稳期后会反复出现高峰期
何嘉琪:英国从2020年初到现在这个时刻,它疫情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胡明星:从这张在英国政府网站上公布的图片,大家会清晰地发现,奥密克戎病毒的发展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规律。在2021年底到2022年初,出现第一个高峰,随后大致有3到4个月的相对平稳期。然后忽然到夏天的时候会产生第二个高峰,高峰结束之后,然后又会出现另外一个3到4个月的平稳期。
从这三方面做好准备 应对可能出现的感染高峰
何嘉琪:您觉得刚刚推出一系列优化的防控措施,包括“新十条”,对于中国来说它意味着什么?
胡明星:我觉得有一句话说得非常好,叫“小步走,不停步”。在未来的几周,或者在可见的一段时间,病毒会从现在的很低烈度的一个传播力度加强,我们会遇到一个很强的波峰。
何嘉琪:您指的是大规模感染?
胡明星:在一个在比较大的群体范围内进行感染。现在大家可以做的一个事情是,让波峰不是特别陡,也就是不要一下子大规模感染,对于医疗资源的挤兑或许会变得更加可控,新冠的危重症和其他需要在第一时刻获得诊断治疗的人,让他们的死亡率能够降下来。在3到4个月内,我们可以有效控制的话,随后的波峰或许会变得更加容易控制,我们在处理的时候可能会变得更加游刃有余。
第一点,就是要有安全可靠的疫苗,并且要有一个完善的机制,实现人群的大范围的接种,特别是对于老人和有免疫相关问题的群体的接种。在英国疫苗的接种是从老人开始的,由年纪最大的80岁以上的老人开始接种,打完三针,就是两针基础针之后再打了加强针,在老人群体中,这样的接种率可以高达90%。
第二点,就是公众的宣传。让我们的广大的人民群众从不被感染这种早期的想法,转移到如何来预防危重症和降低死亡率的观念的转变。对于无症状的和轻症的患者,可以比较安心在家完成7到10天的隔离,而不去挤兑医院的医疗资源。因为任何一个国家做得再好,医疗资源永远都是有限的。
第三个层面,医疗体系要做好准备。一方面,出现了危重症,医疗体系能够比较快速将危重症的新冠患者转进医疗体系里面获得相应的诊断和治疗。另外一方面,其他原因造成的突发疾病的病人,他们也能够第一时间得到及时的救治。
作者:何嘉琪,深圳卫视主持人;罗施安、巫邓炎、王玟玮,深圳卫视直新闻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