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播报:奥密克戎袭来,中国还有一支抗疫生力军

2022-12-17 18:17:59     来源:腾讯新闻

打印 放大 缩小

乔杰院士:学校要与时俱进、积极调整,从政策的制定、待遇的保障、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各方面,努力营造更好的培训环境。而新冠疫情在某些方面加速了这些调整和改变。

撰文 |田栋梁、汪航


【资料图】

“当病毒汹涌而来的时候,所有人都有理由退避,唯独救死扶伤的医生们,是不可以也不需要退缩的。”在12月14日上午,由中国医师协会召开的线上防疫沟通会上,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匡铭副院长在发言中说。

中国医师协会齐学进副会长指出,在疫情防控和救治的一线,有一支总数加起来超过100万的青年医师队伍,在一线一直发挥着突击队和生力军的作用,这就是在培的30万住院医师和已经住培结业走上各级防治岗位的近70万住院医师。

疫情防控的生力军

“三年的疫情防控已进入关键时刻,一方面急症重症病人急骤增多,一方面医务人员开始减员,一增一减之间,导致临床医疗资源出现前所未有的紧张。”齐学进说,“要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战斗,需要住院医师、专硕学员与带教老师齐心协力,共克时艰。”

北大医学部主任、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长乔杰院士说:“新冠疫情从很多方面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但是有一些是从来没有改变的,就是医学教育的规律和医学人才成长的规律,这个是从来没有改变的。临床医生的培养必须要贴近临床,这点从来就没有改变,也不可能改变。”

乔杰院士表示,从新冠疫情刚刚暴发到近期防控政策调整,北医一直要求住院医师全员在岗,坚持临床培训,按照计划进行正常的轮转,包括急诊、发热门诊、感染病房等,也会根据工作的需要去支援定点医院,参加核酸检测等工作。

“我们的要求也没有变,包括规范的培训和考核,住培结业考试,年度业务水平测试等都是照常进行,因为医生这个职业关乎生命和健康,容不得半点马虎。我们的青年医师也学着前辈的样子逆行出征,担负起守护人民健康的神圣责任。”乔杰院士说。

匡铭称,在防疫新态势下,他们各住培基地的住院医师,包括专业学位的硕士研究生,都是他们疫情防控的生力军。“健康所系、性命相托,这是我们每一位选择医学专业的学生、学员们在步入医学殿堂的时候,都会庄严许下誓言,这份誓言是使命也是责任,也是医者需要终身恪守的信仰。”

在匡铭看来,专业学位的硕士研究生,在进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第一张床位开始,就已经是一名准医生了,在病人的眼里已经是医生。因此专硕研究生应该积极投入防控一线,强化学习应对突发疾病的能力。“因为成为独当一面的医生要具备妥善处置突发疾病的能力,包括科学应对公共卫生事件,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也不是靠理论就能培养出来,它需要的是日积月累的实践和由此而来的潜移默化的转变。”

在过去三年,中山大学很多参加疫情防控的年轻医师成长都非常快。匡铭说:“每个人都不可能永远年轻,也不可能永远躲在导师和前辈们的身后,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基础上,专硕研究生们应该将这次疫情防控作为一场实践的课堂,把自己锻炼成长为新一代优秀的青年医生,这也是当下时代赋予的使命。”

北京正在承受着奥密克戎变异株超强传染力的巨大冲击,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大内科教研室主任李海潮介绍,由于医院现在都要收治阳性患者,又无法建立起三区两通道的严格防护,他的很多同事已经被感染了,医院在大量减员情况下,还要保证病房的工作。

“现在我们已经接近最严峻的情况,我们的老师、同学们不断被感染了,以前对新冠没有亲身体验过,现在基本都明确了,病程5-7天,可能会有发热、乏力、咽痛、咳嗽,然后就慢慢康复了。”李海潮说,“我们正在走过最困难的时期,我们期望经过这段时间后,第一批感染的同伴们慢慢回归,承担起更多医疗工作。”

2003年的非典,北大医院自愿报名去一线的有1800人,2020年支援武汉,北大医院自愿报名1700人。李海潮说:“医生是一个非常崇高的职业,这个职业之所以被认可、尊重,是一代一代医生们用实际行动赢得的,各种救灾救难中,医生永远都冲在第一线。现在轮到了更年轻的一代人,传承是我们必须要做的事情。”

李海潮指出,要做这个时代的医生,就一定要学会面对新冠,不要对致病性已经很弱的新冠病毒有恐惧心理,“我们怎样能够更好地恢复以前的生活,这是我们专业人士需要去做的。”

沈晔教授是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眼科住培基地的主任,他说:“眼科专业基地听起来好像和疫情没有关系,但在当前形势下,我们也有可能接触无症状感染者,今天早上一名博士后向我报告有发热症状,一名八年制博士昨天也测出来抗原阳性,他们都不担心自己,做好病情监控,对症用一些药,就能尽快康复。昨天我也对其它专硕研究生做了个调查,都非常健康,今天早上都还坚守岗位。”

加强、落实对住院医师的保障

对于这支疫情防控的生力军,齐学进希望,每个住培基地从书记院长开始,要像关心自家孩子一样,关心爱护这些年轻的住院医师,帮助广大住院医师解除思想顾虑,组织好保障工作,解决实际困难。“他们是我们国家医疗卫生队伍的宝贵财富和未来,要把他们的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切实做到培训后再上岗,防护好再上岗,由老师带着上岗。”

乔杰院士也表示,毕业后医学教育是以住院医师成长为中心,当今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大健康理念的推广,公共卫生体系的不断完善,分级诊疗制度的建立,以及公立医院改革和高质量发展等等,都为我们医学教育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学校要与时俱进、积极调整,从政策的制定、待遇的保障、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各方面,努力营造更好的培训环境。而新冠疫情在某些方面加速了这些调整和改变。

身兼北大医学部主任,乔杰院士称,目前北医所有医院都做到了同工同酬,北大的附属医院和教学医院,把住院医师、专硕研究生们,完全是当成自己人来看待,有的医院大幅度地提高了住院医师待遇,包括专硕研究生的绩效奖金。

乔杰院士还呼吁,国家在加强财政支持的时候,希望加强对医学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减轻医院的负担,因为作为培训基地,医院不仅是给本单位培养医生,也是为整个社会培训和培养医生,现有的财政经费还需要加强。

“我们对住院医师们一定要给予充分的关爱。”李海潮说,“我们医院很早就成立了住院医师项目委员会,住院医师代表、专硕代表、八年制代表会定期参加委员会,反馈他们在培训中遇到的问题,我们特别注重他们反馈的意见,及时调整我们在住培工作中做的不到位的地方,无论是培训工作还是待遇等,我们很早就做到同工同酬,在这样一个管理体系和日常工作中,老师和同学们永远都是在一起的。”

“现在,我们正在与病毒进行黎明前的决战,临阵退缩,不能成为我们这一代人的选项。”齐学进说,“要落实好住培新版‘两个标准’和轮转计划,统筹好轮转培训和疫情防控,使二者兼顾并进。”

在这次会议上,出席的还有8名住院医师代表,我们来听一听他(她)们的声音: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2021级内科学专硕研究生 王芳晴

此时此刻,很多医院的发热门诊正面临着巨大挑战,作为一名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我也是这场战疫中的一员。

现在我正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发热门诊工作,大批发热患者涌入发热门诊,方舱内留观患者挤满了大厅,工作强度不言而喻。但经历过此前的门诊洗礼,面对发热门诊时,我们选择留下来,希望以医生身份,为医院和患者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面对焦虑的高热患者,我愿意俯下身子告诉他们别担心,新冠这个病并不可怕,通过自身努力和医务人员的帮助,他们会很快痊愈。这几个月的经历让我也成长了许多,无论是专业知识还是处理病人的能力都有了很大提高,能够做到独立思考、忙中有序。

我会继续坚守工作岗位,也相信,在我的老师们、同学们、护士姐妹们和防控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一定会渡过难关。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2020级内科学专硕研究生 林珏

新冠疫情中,我们研究生不能因为学生身份而逃避轮转责任。因为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我们可能还会遇到其他传染性疾病,如果没有在新冠疫情中继续轮转学习,在临床工作中积攒经验,如何为以后的独立行医铺路?

所以我觉得,我们在轮转计划中,无论有没有新冠疫情,都应该按照自己的节奏,按照规培的轮转计划进行轮转,新冠疫情不应该成为我们学习的阻碍。

另一方面,医院也非常重视我们的防疫保障工作,我对于会不会感染新冠这种事情并不是很担心,我们应该安心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也有义务承担起这份责任。我呼吁所有专硕同学和规培同学,珍惜学习时光,练就过硬本领,毕业之后到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造福更多人。

湖北省妇幼保健院

2020级儿科学专硕研究生 买迪娜·艾尼

2020年疫情初期,看着奔波在抗疫前线的前辈们,甚至是00后的一些师弟师妹们,我非常感动。当时想,如果我在武汉,有没有勇气像他们一样站出来说我可以呢?答案是肯定的。

之后两年,我在武汉学习并参加住培,经常听老师们讲起他们的抗疫经历。近期,随着疫情政策的变化,社会面阳性感染者不断增加,医院的防疫压力也随之增大,这不仅是对医院的又一次考验,也是对我们住培医生学习成果的考验。

12月7日晚,年级规培群发来医院需要志愿者的消息,我赶紧和同学申请参与,这是我们在选择成为医学生的那一刻,对自己许下的承诺,我们不再是一直被保护的人,也能挺身而出来保护大家。

那一年,我看着你们的模样,暗自下定决心要成为你们那样的医生,今天我也成为了你们的样子,也成为了抗疫一员,请相信我和其他小伙伴们,会勇敢完成使命。

湖北省妇幼保健院

2022级妇产科专硕研究生 张君璐

近段时间,医院不断调整和部署防疫工作,尽全力保障母婴安全。随着病人激增、亚定点医院要增加病区,科室人员不足,当老师在群里征集志愿支援的时候,我第一时间主动报名。

我是一名医学生,不仅是医生,是学生,也是子女,虽然也盼望着回到父母身边被呵护,但医务工作者的职责就是保障人民健康,我应该积极培养自己迎难而上的精神。学医是为了什么?就是为了保障病人健康,就是在病人最需要你的时候,能够果敢的站出来。

昨天,我安抚了很多内心恐惧的患者,他们或是担心手术,或是担心自己被感染,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这是我需要做的。尽管我知道,这次任务和以往不一样,可能工作时间更长,可能身体会不适应,但我准备好了,我会尽最大努力,将自己锻炼成为老师的样子。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2020级神经内科专硕研究生 覃梦婷

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之时,我刚刚完成了研究生招生考试,每天看新闻,最强烈的感受就是对医务工作者的敬佩,我也希望自己能够像他们一样在前线抗疫,但同时又对自己的专业能力充满了怀疑,没有进行过规范化培训的我,去了,到底能够帮多大忙?

现在,我是一名即将完成三年规培的在培神经内科医生,我有机会变成两年前敬佩和最希望成为的模样,所以义无反顾继续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和其他医生、护士共渡难关。

说实话,毕业的压力也曾让我犹豫,但当我看到自己2010年写下的“我好想当护士,我想把所有病魔驱除人间”时,年少的我告诉现在的我,不要忘记医生的基本素养,医生就是要在关键时刻顶上去,没有集体胜利哪有个人成功,我无法驱除所有的病魔,但我可以为此贡献力量。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2020级急诊医学专硕研究生 吴文超

我是2020级研究生,研究生三年恰巧也是疫情三年,三年里面我成长了很多,做过抗疫志愿者,参与过医院的核酸采样工作。今年下半年,疫情防控形式逐渐严峻起来,不仅急诊一线的医务人员压力大,病人也非常不容易。

疫情当前,在一线不退缩的,不只是急诊医生,还有各个科室的研究生们,我们一起为急性心梗患者打通绿色通道,为焦虑的家长解决难题,为肚痛难忍的准妈妈们保驾护航。

当我真正做到这些的时候,内心非常自豪。哪怕再担心、再害怕,每天早上还是穿上白大褂,问病人“你觉得哪里不舒服”,这是我们急诊研究生坚守一线的原因。同时我感慨,当年那些努力读书的医学生们,现在逐渐成长为一线医生,我们见证了彼此担当和成长的过程。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

2020级妇产科专硕研究生 陈孜

我是一名专硕,从研一起就在临床轮转,同时完成相应的课程学习。如果说本科阶段的医学生,学习重心是专业课本和基础知识,那么进入研究生阶段后,需要完成从知识到实践的过渡,因为病人不会照着教科书生病,我们需要动用临床思维,通过实践得出真知。

由于近期疫情变化,临床防护也与之前不同,作为轮转的医学生,尽管没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但当面对突发情况时,我们也应该具备扎实的应对能力,尤其是在困难处境中,更能够提高一个人的综合应对能力。

在阳性人数激增的局面下,我希望能共同坚守,也相信上级医生能够带领医学生,共渡难关。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2020级内科社会化住院医师 姜美慧

我们医院遇到过几次突发疫情,每一次都能快速完成全员核酸任务,这让我很震惊,因为大家没有任何怨言,总是争先恐后地说“再加一个台位”、“我也可以”,都在尽量早一点把这项工作做完,提高防疫效率。

虽然疫情一直存在,但规培工作从来没有懈怠过,我正朝着一个合格的规范化培训医生不懈努力。医者遇有请召,不择高下远近必赴,这就是我们最初的初心和使命,我很荣幸能在这样一个大家庭里,迎难而上、勇挑重担,在这场抗疫大战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责编:田栋梁

校对:臧恒佳

编辑:赵 静

标签: 发热门诊 医学教育 医务人员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