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报资讯】带状疱疹,疼痛或高达10级!超95%的人是潜在患病者

2023-03-01 15:19:33     来源:腾讯新闻

打印 放大 缩小

受访专家: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 李 捷

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张 冕 □特约记者 谢明霞


(资料图)

带状疱疹病毒是个“潜伏高手”,它藏在身体中可达数年之久,一旦发威会令人疼痛难忍。2月27日~3月5日是第二届国际“带状疱疹关注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李捷接受“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记者专访,为大家详细解读哪些人最容易被带状疱疹偷袭,又该如何防住这种磨人的病毒。

带状疱疹俗称“缠腰火丹”“缠腰蛇”,是由长期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节或颅神经节内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经再激活引起的感染性皮肤病。“带状疱疹离我们很近,任何年龄都有可能发生,研究显示,超过95%的人群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抗体呈阳性,这意味着95%以上的人都是带状疱疹的潜在患病人群。初次感染的幼儿可表现为为水痘,成年人群可为隐性感染,病毒沿感觉神经侵入脊神经节或脑神经感觉神经节内并潜伏,当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时,潜伏的病毒就会跑出来攻击人体,从而发生带状疱疹。特别是老年人以及患有免疫功能低下疾病的患者,罹患带状疱疹的风险最高。因为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的免疫系统功能下降,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特异性的细胞免疫功能也随之降低,带状疱疹的发病率就会呈升高趋势。”李捷表示。

“皮肤病有上千种,带状疱疹是其中最疼的疾病之一,门诊中常有患者这样描述‘仿佛有人在电击我’‘疼痛在全身游走,像针扎一样,从腰疼到背、胳膊、手指’。带状疱疹引发的神经疼可达十级痛感,是医学界目前最常用疼痛等级NRS数字分级法(主观分级法)中最高的一级。患者主要表现为成簇水疱,沿一侧周围神经呈不规则的带状分布,伴有明显的神经痛,疼痛呈阵发性,以胸背段疼痛最常见,其次是腰段、颈段,以及三叉神经分布区域。”李捷介绍,临床上,把带状疱疹相关疼痛分为三个阶段:急性疼痛(皮损发生1个月内)、亚急性疼痛(皮损发生1~3个月内)、后遗神经痛(皮损发生3个月以上)。60岁以上的老年人,后遗神经痛的发生比例为60%~70%,有的老人会疼痛几个月到几年,甚至一辈子,还常常伴随失眠、焦虑、体重下降等,导致生活质量大大降低。

李捷表示:“需要提醒的是,除了典型的带状疱疹外,最新发布的《老年带状疱疹诊疗专家共识》指出,老年人还要特别警惕8种特殊的带状疱疹。”

1.无疹型和顿挫型带状疱疹:带状疱疹发病全程仅有神经性疼痛,始终无皮疹出现,称为无疹型带状疱疹。若仅出现红色斑疹或斑丘疹,未形成水疱则称为顿挫型带状疱疹。

2.眼带状疱疹:因颅神经的三叉神经眼支受累所致,典型表现为单侧额部水疱、眼睑水肿、结膜充血伴头痛。

3.耳带状疱疹:面神经、前庭耳蜗神经受累可出现耳带状疱疹,其中面神经膝状神经节受累后可出现耳廓或外耳道疱疹、耳痛及急性面神经麻痹。

4.鼻带状疱疹:由三叉神经上颌支受累引起,主要累及上颌神经的眶下神经和上牙槽神经所支配区域,表现为单侧鼻翼下缘、鼻唇部、眼眶下面颊、颞部以及同侧口腔硬腭或牙周出现疼痛、红斑、水疱或溃疡。

5.双侧带状疱疹:皮疹累及躯干两侧,分为对称型和非对称型。对称型的特点是两侧受累皮节相连,皮疹分布跨越身体中线,非对称型指两处不相连、不对称的双侧皮节受累。

6.播散型带状疱疹:皮疹分布广泛,在初发皮节及相邻皮节以外的区域出现超过20个典型带状疱疹皮疹、3个以上皮节区域受累或内脏受累,常见于免疫功能抑制的高龄患者。

7.复发型带状疱疹:非首次发生的带状疱疹称为复发型带状疱疹,发病部位不确定,不一定是初次发病的皮节受累,疼痛等临床表现不一定比初次轻。

8.颈静脉孔综合征: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累及颈静脉孔迷走神经、副神经以及舌下神经,表现为患侧下颌、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处密集红斑、水疱,伴声音嘶哑、呛咳、味觉丧失、吞咽困难,同时可出现患侧软腭松弛、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麻痹等症状。

李捷提醒:“一旦发现有带状疱疹,及时、足量使用抗病毒药物是治疗的关键,而老年人患带状疱疹很难做到早期自我诊断,因此建议年轻人最好在24~72小时内的黄金治疗窗口期就医,老年人尽量在一周内。在接受抗病毒药治疗的同时,患者要遵医嘱服用镇痛药,注意休息,避免劳累,早期红斑、丘疱疹、水疱损害可外涂炉甘石洗剂消炎、收敛和保护。当水疱破溃、糜烂、溃疡时要用收敛、抑菌溶液湿敷,保持皮损清洁干燥,选用抗生素药膏预防继发感染并保护创面。急性期疼痛控制得越好,带状疱疹恢复得越快,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发生率越低。此外,带状疱疹不是患过后就会免疫,痊愈后同样可能复发。生活中,患者一定要保持良好睡眠,均衡膳食,经常运动,情绪稳定,以提高机体抵抗力。同时,接种疫苗是特异性预防带状疱疹的一种措施,普通人群都可以接种,但有严重免疫抑制问题的患者,以及孕妇属于禁忌人群。”▲

责编:罗榕

主编:徐文婷

标签: 带状疱疹 三叉神经 疱疹病毒

相关阅读